
大棚里的黃精園
從遼寧沈陽到重慶秀山,跨越兩千多公里的距離,他懷揣著對農業的熱愛與創新理念,在武陵山區的荒地上書寫著產業振興的傳奇。他,就是秀山自治縣人大代表、重慶北士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和重慶市合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鄭鋼。他用智慧與汗水,開辟出“油茶 + 黃精”“油茶 + 山銀花”的產業振興路,讓昔日閑置的山地變成了畝產萬元的“綠色銀行”,一條從種苗培育到精深加工的黃精全產業鏈在此生根、開花、結果。
創新套種
破解產業“空窗期”難題
走進秀山縣平凱街道銀廠村的油茶黃精套種基地,眼前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濃綠蔥郁的黃精茂盛非凡,旁邊的油茶也長勢喜人。
2018年,鄭鋼在秀山平凱街道規模化種植15000畝油茶。然而,油茶生長周期長達4-5年,存在較長的“空窗期”。為破解這一難題,他大膽創新,推出林下套種模式,同步種植500畝黃精與1000畝山銀花。
“我們在這里不但套種了黃精,還套種了山銀花,這就有效解決了油茶長效投資、長短結合不足的問題,土地的利用附加值達到了最佳。”鄭鋼說。這種創新的套種模式,不僅充分利用了土地資源,還為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活力。
全鏈布局
打造黃精產業新格局
為擴大發展,鄭鋼入股重慶市合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將黃精定為核心產業進行深度開發。目前,公司已建成320畝黃精種苗培育基地、1000畝標準化種植區,從源頭保障了品種優良與原料穩定。
“合信公司是從育苗、種植、粗加工、深加工的黃精全產業鏈企業。2019年,我們又摸索了在油茶基地里林下種植黃精,到去年有了第一批收益。”鄭鋼介紹道。
目前,已建成2000平方米黃精初加工廠、1500平方米黃精食品加工廠,實現從原材料到食品的初步轉化。此外,德秀產業園8000平方米現代化黃精食品加工廠已建成,推動產業向精深、高附加值方向邁進,“育苗-種植-初加工-精深加工”全產業鏈在秀山實現規模化發展。同時,作為人大代表,鄭鋼也為企業搭建了很好的政企溝通的平臺。
反哺鄉鄰
產業振興帶動民生福祉
鄭鋼深知,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支持。從土地流轉到技術培訓,從政策扶持到市場對接,地方政府全程護航,讓他這位“新農人”能夠安心扎根秀山。
“縣委、縣政府,還有各村級、鎮級部門,特別是平凱街道,對我們產業發展給予了大力的支持”鄭鋼說。
基地務工人員楊玉蘭笑著說:“自從基地開始建起,我一直在這里務工,80塊錢一天,我很滿意。”
產業發展的同時,鄭鋼始終不忘帶動鄉鄰。目前,公司在秀山日常用工及管理人員達300多人,每年發放工資400萬元- 500萬元,讓不少像楊玉蘭這樣的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從東北到西南,鄭鋼用近七年時間在秀山交出了“新農人”振興鄉村的答卷。“油茶+黃精”“油茶+山銀花”全產業鏈,激活鄉村經濟,讓武陵山區綠色資源變成可持續發展的金色未來。作為中共黨員和人大代表,鄭鋼始終將產業振興與民生福祉緊密相連。他帶領團隊攻克種苗純度難題,申請多項專利,推動“秀山黃精”品牌走向全國。
“我作為一名人大代表,腳踏實地把產業做好,既履行一個代表的職責,也履行一個黨員的職責。下一步,我們還將加大投資力度,對黃精進行規模性推廣,在公司的專利研發、品牌創建、產品加工上精益求精,做優品牌,讓秀山黃精走向全國乃至世界更大的舞臺。”鄭鋼堅定地說。
(記者 姚華順 通訊員 楊麗華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