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門聽取群眾意見
拓寬公路施工中
“以前趕場天,路上堵得水泄不通,錯個車能吵半天架。現在路寬了,游客也多了,我們發展民宿的底氣更足了!”日前,濯水鎮五福村3組村民李永民站在新拓寬的公路旁,望著來往的車輛,臉上洋溢著笑容。
2025年,黔江區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大力推進票決民生實事農村公路提升行動,一條條“民生路”“旅游路”在武陵山間蜿蜒延伸,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勁動能。
從“爭道”到“暢行”
拓寬“瓶頸路”
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對于補齊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短板,拉動農村投資,穩定農民就業,更好地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甘家壩至五福嶺公路全長7.9公里,是連接濯水古鎮與五福嶺景點的必經之路。過去,這條路狹窄崎嶇,錯車困難,每到趕場日或旅游旺季,擁堵、爭吵成了常態。“拉農產品的貨車進不來,游客的車也堵在路上,產業發展受阻,村民意見很大。”五福村黨支部副書記馮立波回憶道。
2025年初,黔江區將該路段納入票決民生實事項目,交通運輸委隨即啟動公路拓寬工程,根據地形地貌和群眾意愿,將原計劃的“部分拓寬”調整為“全線拓寬”。如今,原本3.5米寬的路面拓寬至6米,路基開挖已完成,路面鋪設進入沖刺階段,預計年底前全面通車。
“現在錯車輕松多了,運輸效率提高,村民對發展肉牛、生豬、烤煙等產業的信心更足了!”馮立波說。
從“過路”到“留客”
激活“旅游路”
公路拓寬不僅解決了出行難題,更打開了鄉村旅游的新大門。五福村依托濯水古鎮的客流資源,計劃發展露營、民宿等業態,讓村民吃上“旅游飯”。“路修好后,游客多了,我們正籌備建民宿,未來收入肯定翻番!”李永民的憧憬,道出了村民們的共同心聲。
黔江區票決民生實事的農村公路提升行動,正以“交通+旅游”模式激活鄉村經濟。2025年民生實事項目中,涉及黎水鎮、濯水鎮等8個街道鄉鎮的10個項目,總里程37.567公里,總投資1500萬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拓寬硬化25.21公里,路面修復2.87公里,整體進度超81%。黎水鎮長坪二組、正陽街道積富社區等7個項目已完工,剩余項目正加速推進。項目完工后將極大改善周邊群眾出行條件,提升生活質量,帶動農村旅游、休閑農業等產業發展。
“路通了,游客來了,我們的烤煙、生豬也能賣上好價錢!”李永民掰著指頭算起了“經濟賬”:公路拓寬后,運輸成本降低20%,農產品銷量增長30%,生活有盼頭。
從 “群眾盼”到“政府干”
共筑“幸福路”
“這條路是大家盼了多年的‘心頭事’,我們無償拿出土地支持拓寬!”在院壩會上,五福村村民一致表決通過土地協調方案。項目推進中,通過召開院壩會、入戶走訪等方式,有關單位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實現“群眾點單、政府接單”。
甘家壩至五福嶺這條路,既是一條民生路,也是一條旅游路。“民生工程就要‘民聲’先行,只有讓群眾參與,才能把路修到心坎上。”區人大代表汪歡多次到現場調研, 她希望這條路拓寬之后,能夠更好地帶動村民致富,實現鄉村發展。
“農村公路提升行動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護好、運營好’。”黔江區交通運輸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以服務農村發展、造福群眾為宗旨,持續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鄉村振興提供更加堅實的交通保障,讓更多的群眾享受到交通發展帶來的便利。
如今,一條條寬闊的農村公路在黔江大地延伸,串聯起城鄉,連接起民心。從“爭道”到“暢行”,從“過路”到“留客”,從“群眾盼”到“政府干”,這條“幸福路”正載著鄉村振興的夢想,通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記者 費玉瓊 通訊員 陸顯德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