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在傳承,非遺拔秀;藝通今古,有月巡山。10月28日,重慶市秀山自治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在西街天后宮盛大召開。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利,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林成芳,縣委常委、縣政府常務副縣長代春鵬,縣政協副主席曾靜以及眾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非遺保護工作者等,共同見證了秀山非遺傳承與發展的重要時刻。
大會聽取并通過了《協會章程(草案)》《會費管理辦法(草案)》《選舉辦法(草案)》;選舉了理事會、監事會成員;召開了第一屆理事會、監事會;宣布了當選會長、副會長、秘書長、監事長。
在秀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成立大會上,秀山縣詩詞楹聯學會的同仁們對協會成立發來賀詩、賀詞、賀聯。協會為聘請的顧問、名譽會長頒發了聘書。
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秘書長王海濤對秀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成立表示了祝賀,并對協會的發展提出了幾點建議,他指出,協會應加強武陵山區聯動、交流,與各協會形成更大的合力。
高利指出,秀山地處渝鄂湘黔四省市交界,是《邊城》原型地,擁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他希望,協會要當好“守護者”,優先保護非遺,梳理相關信息并關注傳承人群體。要當好“創新者”,推動非遺與現代生活融合、探索“非遺+”模式。要當好“凝聚者”,完善制度、規范機制、凝聚力量。希望協會以成立為起點,讓秀山非遺活起來、火起來,成為當地高質量發展文化名片,為建設渝鄂湘黔毗鄰地區中心城市注入文化力量。
大會還舉行了精彩的秀山非遺文化展演。驚險刺激的非遺雜技、高亢激昂的山歌演唱,巧奪天工的西蘭卡普,充分展現了秀山非遺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據了解,秀山現有國家級非遺3項、市級非遺22項、縣級非遺204項。秀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的成立,是秀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一個新起點、新契機。未來,協會將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推動秀山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保護與創新發展。(記者 姚華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