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養鴨發展城郊經濟
近日,從黔江區城西街道關云村5組新硬化的堡上至臘子溪道路駛過,道路兩旁綠意盎然;塘坊社區的養殖戶通過自繁自養實現山羊量的增長;大莊社區的高標準農田里,綠油油的莊稼長勢喜人。2025年上半年,城西街道交出了一份扎實的鄉村振興成績單。
產業賬:特色農業結碩果
“這條路硬化后,我們再也不用擔心雨天出門了。”關云村一位村民站在新硬化的路面上,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條剛剛完成硬化并順利通過質量檢測的道路,為當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
在產業發展方面,城西街道今年上半年取得了顯著成效。街道開展耕、種、防、收、烘干等環節農業社會化服務面積500畝,全力保障糧食安全生產。養殖業發展勢頭良好,轄區內養殖水產品總產量達到165噸,分別出欄豬5200頭、禽22600羽。
特色種植產業蓬勃發展。全街道種植茶葉面積35畝,產量1.6噸;種植瓜果面積851畝,產量1878噸;種植蔬菜面積13622畝,產量19770噸;種植園林水果面積1126畝,產量820噸。這些特色農產品不僅豐富了市場供給,更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高標準農田建設穩步推進。街道已完成大莊社區高標準農田專項審計中的28.37畝整改,剩余40.23畝經現場核實已經成林。在配合轄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過程中,街道積極做好探勘、選址工作,及時調解矛盾糾紛,項目建成后嚴格落實資產登記、明確管護責任,確保每一寸高標準農田都能發揮最大效益。
民生賬:筑牢保障底線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城西街道始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在農村飲水安全方面,街道負責黔江區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項目建設征地協調,糾紛處理,管理屋地農村供水系統維修、維護。針對農村分散供水工程存在的管護問題,街道已經完成大莊社區農村分散供水管護制度的建立,明確了管護人員,要求定期巡查并及時整治,保障群眾用水方便。同時,對3個農村分散供水水池進行了清洗,洞塘茅草坪飲水工程正在指導完善管護措施。
惠民政策落到實處,補貼資金及時足額發放,有效調動了農民生產積極性。
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扎實推進。街道在常態化開展監測戶和脫貧人口走訪、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院落創建、積分制推行等工作的基礎上,今年以來為14戶脫貧人口提供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兌現4-7月工資39200元;為10名學生申請了2025年春季雨露計劃,兌現資金15000元;為152戶脫貧人口及監測戶申請了產業就業補助,兌現資金93500元。這些精準幫扶措施,有效防止了返貧現象的發生。
治理賬:創新基層管理
基層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城西街道通過創新治理方式,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耕地保護工作成效顯著。街道完成年度“非糧化”處置任務,完成大莊社區高標準農田非耕地圖斑核查772個。目前正在核實農業農村部政務通系統中2023-2024年撂荒地處置情況,確保所有圖斑應復盡復,堅決守住耕地保護紅線。
河長制工作扎實推進。嚴格使用APP進行巡河工作,今年街道、村兩級河長巡河次數達500余次,發現問題14件次,全部得以有效解決。
林長制工作同樣成效明顯。街道嚴格采伐管理,無濫砍亂伐事件,確保了轄區森林資源安全;按照市總林長令的要求,全力開展松材線蟲病防控工作。全面開展林長制工作,進一步落實相關職責任務,巡林APP記錄745次,巡林工作扎實有效開展。
農村集體“三資”管理規范有序,污染防治工作取得實效。街道通過動態幫扶機制全面完成廢棄農膜、肥料包裝物回收任務。2025年廢棄農膜任務3噸,塑料包裝物1噸,目前已經完成廢棄農膜4.03噸,提前完成年度任務。
漫步在城西街道的鄉間道路上,綠樹成蔭,農田規整,村容整潔。新硬化的道路像一條條銀色絲帶,在田野間蜿蜒穿行,連接起一個個充滿活力的村莊。從特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到民生實事的落地生根,從人居環境的持續改善到基層治理的不斷創新,城西街道正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穩步前行。
(記者 譚登帆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