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居民送錦旗致謝
本報訊(記者 李詩素 文/圖)“街道開展的‘雙融行動’,讓困擾我們10多年的臭水溝徹底‘消失’了!”9月18日,黔江區城南街道黑山社區居民代表黃方群一行,將一面錦旗送到街道辦事處。錦旗上“多年困擾一朝解 政府關懷萬家歡”的金色大字,見證了街道通過“黨建+民生”雙融實踐交出的暖心答卷。
黑山社區4組洗腳灣位于原屠宰場后面的半坡上。在黃作萬家附近,原有一條50米長、4米寬、2米深的污水溝,常年垃圾堆積、污水橫流,成為附近60余戶居民的“心頭堵”。
“以前,住在這里的農戶不多,污水溝里散發出的臭味不是很嚴重。后來住戶漸漸多了起來,生活用水和污水直排到溝里,臭味的擴散范圍越來越大。”感受最深的黃方群說,尤其在夏天,污水溝水流變大,溝里垃圾物更多,特別是溝兩邊的雜草叢,成了蚊蟲滋生的“溫床”,家里長年不敢開窗。
“這條污水溝的邊沿,還有一條到老城區的泥濘小路,是我們到老城區以及學生上學的近道。”居民伍貞奎說,逢下雨土路特別滑,不注意還會摔到溝里。
這些年,當地居民多次向社區和街道干部反映,但因涉及管網改造、資金協調等難題,治理始終停留在“清淤治標”層面。
今年8月,城南街道在扎實推進“雙融行動”中,將這條污水溝治理列為首批民生實事清單。
“群眾的呼聲,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群眾的盼望,就是我們工作中要交出的答卷。”街道黨工委書記譚春柏說,由于這條污水溝,沒有納入今年城區污水管網改造項目,街道第一時間成立由黨工委牽頭、部門協作、社區主責的專項治理專班,通過與主管部門多次協調,終于確定了整改方案。
“施工方于8月17日進場,9月初完成溪流涵管和污水管道的安裝,并對污水溝進行回填。”社區黨委書記鄧偉說,在施工過程中,社區專干和網格員全程跟進施工進度,及時收集居民反饋和協調施工用地、路面平整等相關費用,解決施工中出現的矛盾糾紛,確保改造工程順利推進。
“這面錦旗是群眾對我們工作的肯定,為我們‘雙融行動’再添動力。”譚春柏表示,接下來,街道將繼續聚焦群眾急難愁盼,把“雙融行動”延伸到停車位改造、老舊小區改造等具體民生實事項目中來,用更多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讓民生答卷更有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