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羅躍 文/圖)“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3.3%,高于全市0.2個百分點,為2024年以來最高增速。”今年以來,區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專班錨定目標任務,落實工作舉措,“三農”工作穩步推進,1至6月,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70元,同比增長4.9%。2024年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市級考核評估獲“兩好一優”。同時,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穩中有升。
農業農村經濟穩中加固。小春糧食產量增幅1.61%,排渝東南第2位;油菜產量3.46%,排渝東南第2位。上半年生豬出欄,排渝東南第2位;出欄牛1萬頭、同比增長20.71%,出欄羊1.16萬頭、同比增長2.81%,均排渝東南第1位。春繭實現收購2.56萬擔,同比增長3.6%,蠶農售繭收入6701.86萬元,同比增長7.92%。新升規入統2家食品及農產品加工企業,1至6月規上農產品加工業總產值達50.17億元,同比增長10.9%。有效期內市級以上農業品牌達233個。
四個工廠化種養殖加快推進。四個工廠化種養殖項目招商引資合同已全部完成簽訂。首個75萬羽養殖場已在蓬東鄉麻田村開工建設,預計年底完工投產。馬喇鎮7500頭母豬繁殖場項目啟動清場;石會鎮2萬頭生豬育肥場正在進行主體房屋建設,預計年底可建成投用;面上24個鄉鎮48個小單元“放養代養場”選址工作有序推進。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中試車間已投入生產試驗階段,與西南大學家蠶基因組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戰略合作,組建科技專家團隊開展飼料養蠶技術攻關。工廠化食用菌全產業鏈項目已啟動場地平整清場和項目范圍部分圍墻建設,正在優化項目設計方案。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截至6月底,累計識別監測對象1186戶4075人,消除風險650戶2190人,實現“應納盡納、應幫盡幫、穩定消除風險”。加快推動“社會·渝悅·防貧”應用試點工作,編目歸集到人到戶數據73項,精準建立11.7萬戶46.2萬農戶信息底冊,脫貧勞動力(含監測對象)務工就業2.4萬余人,開發公益性崗位安置脫貧人口2360人。完成消費幫扶購銷本地農副產品1億元。三年銜接資金規劃統籌6.6億元,已下達銜接資金項目37個、資金16245萬元。
據悉,下一步,將夯實生產基礎,促進農民增收;加快項目建設,促進產業升級;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