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李詩素)“感謝你們這些人民的好干部,真正做到了‘民呼我為’,現在無論是白天黑夜,再也聽不到公雞打鳴的聲音了!”近日,家住玫瑰灣小區的甘先生,特意來到黔江區城西街道迎賓社區,向社區干部解決雞叫擾民一事登門致謝。
事情還得從今年3月說起,家住重慶市銅梁區的甘先生,其兒子在黔江工作,在玫瑰灣小區購房居住。甘先生也是來看望兒子時,在小區住了幾日。其間吃得開心、耍得開心,就是住得不開心。很多時候晚上躺在床上剛一睡著,周邊住戶的公雞就開始打鳴,雞叫聲將甘先生從睡夢中喚醒,讓他好幾個晚上都無法入睡。
“這些雞應該是受周圍的燈光和環境的影響,在夜間11點鐘就開始鳴叫。只要有一只公雞帶頭鳴叫起來,周圍的公雞都跟著響應,聲音此起彼伏。”甘先生說,這些雞是小區附近的居民喂養的,小區物業管不著,他只好找到附近的水井灣社區反映。
接到市民的反映后,社區主要負責人便召集轄區網格員開會,將各自負責的區域養雞戶數進行登記,然后有的通過打電話、有的通過上門做工作,養雞的居民戶便將家里的公雞殺的殺、賣的賣,公雞打鳴一事得到有效解決,社區干部便電話回饋給甘先生,讓甘先生晚上可以睡個安穩覺。
可事與愿違,當甘先生晚上休息時,公雞打鳴聲又開始了。甘先生認為是社區干部在忽悠他,第二天一早他又來到水井灣社區,將晚上公雞打鳴一事再次反映給社區干部。
接待甘先生的社區干部說,你反映的公雞打鳴一事,我們社區當天就解決處理好了。現在你晚上聽到公雞打鳴的聲音,是迎賓社區住戶養的,你只有把這情況向迎賓社區反映。
甘先生來到迎賓社區,找到社區負責人反映夜半雞叫,影響了他的正常作息時間。社區綜治干部龔明春便與涉及轄區畜禽管理的城管執法支隊工作人員、轄區網格員一起,逐戶了解居民的養雞情況。經了解,養雞戶涉及迎賓社區七組和八組,養雞戶有5戶,養得最多的一戶有6只雞,少的有2至3只。
經社區干部與執法人員上門說明情況后,5戶養雞戶答應立即對喂養的公雞進行及時處理。
今年“五一”期間,甘先生與家人一起再次住進兒子家中,晚上再也沒有聽到公雞打鳴的聲音了。為此,特別感謝社區干部和城管執法人員及時為民排憂解難,登門致謝。
“涉及夜間公雞打鳴一事,找社區干部解決,我還是第一次遇到,聽起來是不值一提的小事,當時我還認為甘先生是來故意找茬子的。涉及養雞戶散養的雞糟蹋了鄰居家的農作物,這樣的糾紛我還調解得不少。”迎賓社區綜治專干龔明春說,在我們生活的武陵山區農村,家家戶戶喂雞已成為傳統的生活習慣。養雞養狗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可以讓家庭煙火氣更旺更濃。既然有群眾因公雞打鳴反映到社區,我們就把這個小事做好,做到讓小區住戶和養雞戶都無話可說,最終達到雙方滿意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