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協同書寫生態答卷 綠色轉型繪就酉陽藍圖
本報訊(記者 文梅)近日,酉陽自治縣召開2025年第一季度生態環境質量新聞發布會。會議圍繞該縣生態環境質量狀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舉措及未來規劃展開,以及在全域協同推進生態建設,實現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的堅定決心與突出成果。
據介紹,近年來,酉陽縣深學篤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理念貫穿發展始終,全力推進“美麗酉陽專項行動”,為長江上游筑起一道堅實的生態屏障。
在污染防治攻堅戰中,酉陽縣成果斐然。在碧水保衛戰領域,全縣建成90座城鎮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實現千人以上居民點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覆蓋,5條主要次級河流水質均達Ⅱ類標準。藍天保衛戰同樣成效顯著,劃定11.38平方公里高污染燃料禁燃區,開展縣城燃煤專項整治與煙花爆竹禁燃禁放行動,城區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和PM2.5平均濃度兩項指標位居全市前列。凈土保衛戰持續深入,推進電解錳渣場綜合整治,排查農村黑臭水體11條并建立“一水一檔一策”制度,7個污染地塊完成風險管控,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率達100%。
生態保護修復工作也在提速升級。酉陽縣調整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1514.37平方公里,一般生態空間面積為1077.81平方公里,完成營造林建設73.98余萬畝、礦山生態修復1511.85畝,森林覆蓋率提升至64.5%。在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方面,健全“長江十年禁漁”水域網格化管理體系,開展5次跨界流域聯合執法,查處17件非法捕撈案件,對450余家風險企業進行環境安全大排查,整改44個風險隱患。
酉陽縣積極探索生態價值轉化新路徑,生態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壯大“酉陽800”區域公用品牌,上半年產品銷售額達9.6億元,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有力支撐。加快清潔低碳安全高效能源體系建設,水電總裝機容量42.06萬千瓦,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0.76萬千瓦,6個風電項目正有序推進,裝機容量達22.7萬千瓦。此外,率先探索GEP核算和兩山銀行運營模式,成功實現10萬畝CCER造林碳匯項目在北京綠交所開戶,編制縣級國家儲備林總體規劃,實施120萬畝國儲林建設,入選全市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展望未來,酉陽縣將繼續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持續完善污水處理設施,強化空氣環境質量監測,推進凈土保衛戰,開展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生態保護修復和生態環境風險管控,探索生態產業發展新路徑、減污降碳新舉措和綠色新寶藏激活新模式,讓生態文明建設成果更好地轉化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