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領“福”字合影

婚俗表演

晚會煙花秀

兩地村民相聚吃團年宴

舞獅表演

村民現場挑選春聯

“八大碗”之喜沙扣肉準備上鍋
本報訊(記者 李詩素 文/圖)1月17日,一場以“來咸豐·慶豐年”為主題的2025年鄂渝邊區民族聯歡迎春會,在湖北省咸豐縣大路壩區蛇盤溪村茶林堡古寨舉辦,邊區兩地群眾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慶新春“過大年”。
蛇盤溪村毗鄰重慶市黔江區小南海鎮梁橋村,邊區兩地群眾輪流做東,吃轉轉飯、團轉轉年,已成為兩地土家族、苗族民眾多年保留下來的習俗,彰顯兩地群眾和睦相處、親如一家,“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成果。
當天,兩地村民相聚一起,忙著寫春聯、貼春聯、掛燈籠、備茶水、打糍粑、烹飪土家“八大碗”特色菜肴,不少村民還為聯歡迎春晚會帶來了精彩的節目表演,讓民族村寨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
“我們去年是在橋梁村過的年,今年就該我們這邊做東了。兩村的群眾歷來不分彼此,遇到農忙季節大家都互幫互助,有好吃好喝的,大家更是要聚在一起樂呵樂呵!”蛇盤溪村三組村民徐生祿說到邊區兩地群眾融洽的關系,臉上掛滿了笑容。
“通過每年舉辦邊區群眾聯歡迎春晚會,見證雙邊友好,進一步促進合作,齊心協力,共繪渝鄂邊區融合發展新畫卷。”小南海鎮相關負責人說。
據了解,近年來,小南海鎮與大路壩區攜手共建了“六共”機制,探索出一條渝鄂邊區共建共治共享的新路徑,打破了地域壁壘,凝聚了發展合力,讓兩地群眾真正實現了心連心、手牽手。還將兩個集鎮和行政區域相鄰的4個村(社區)劃分為6個大網格、20個小網格,選派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依托人民調解委員會和綜治網格,建立起“鎮、村、組、戶”四級防范體系,并通過“三方議事”推動民生實事項目落實落地,先后合作修建公路橋、人行橋、石榴籽廣場等,滿足了邊區群眾的“小愿望”,提升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