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譚鵬 通訊員 許小東 文/圖)黃檗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其樹皮具較高的藥用價值,因此有人便心生貪念,打起了自然保護區內黃檗樹的主意。近日,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破獲一起盜剝黃檗樹皮案,因黃檗樹皮價格高,兩名男子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多次流竄作案,先后盜剝黃檗樹皮共計147公斤。

嫌疑人指認現場。
今年4月以來,重慶市黔江區公安局多次接到群眾報警稱,小南海自然保護區內的黃檗樹,樹皮被人為剝落。辦案民警趕赴現場調查發現,案發地點山高林密、人跡罕至,加上近期雨水頻繁,現場破壞嚴重,案件偵查一時間陷入僵局。
據濯水派出所民警謝志介紹,經過調查后發現嫌疑人警惕性很高,每次作案前會在距離案發地點較遠處下車,然后再徒步進山,如果發現有陌生人,他們會立即離開,根據嫌疑人在現場留下的痕跡,初步判斷作案手法比較熟練。
民警在調查中發現,近期黃檗樹皮的價格居高不下,判斷嫌疑人極有可能再次作案。于是,民警決定與護林員一起,在案發地點附近蹲守布控。5月4日,終于發現嫌疑人的蹤影。民警迅速行動,將兩名剝取黃檗樹皮的嫌疑人當場抓獲,并在現場收繳黃檗樹皮82公斤,由于作案時間很短,這些被盜剝的黃檗樹皮還十分新鮮。
記者從黔江區林業部門了解到,黃檗是國家二級保護植物,其樹皮具較高的藥用價值。被盜剝的黃檗樹,直徑最大的有1米左右,最小的也有90厘米左右,樹齡接近30年。黃檗不是速生樹種,繁殖能力很弱,一旦被剝去樹皮,等待它的只有死亡,這種破壞性行為,會造成黃檗的分布范圍越來越小。兩名犯罪嫌疑人的違法行為,給當地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后期造林恢復難度較大。
據犯罪嫌疑人楊某某、陳某某交代,他們很早就知道小南海自然保護區內有大量黃檗,因為黃檗樹皮的回收價格一直上漲,在利益驅使下,才鋌而走險進山盜剝樹皮,除了在重慶黔江區活動,他們還流竄到湖北省咸豐縣等地作案。
目前,兩人因涉嫌盜竊罪,已被公安機關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