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拓展郵政普遍服務
擦亮郵政普惠“新名片”
一大早,散發著油墨清香的黨報黨刊送到偏遠山村村民手中,新鮮的新聞熱點第一時間傳遍各個地方;吃過早飯,村民們在家門口收發包裹、輕松繳費,感嘆生活的美好便捷;中午,村民委托郵政申領的社保卡準時送到手中……政務服務觸角延伸到群眾身邊,讓群眾少跑腿、辦好事、辦成事。
一幕幕生動場景,是中國郵政普遍服務融入基層、貼近民生的縮影,詮釋著“連接美好、無處不在”的郵政形象。
郵政入村開展便民服務
多年來,黔江郵政始終將普遍服務作為立業之本,正常開辦信件、包裹、印刷品、匯兌四項基本業務,并在區內累計建設郵政網點32個,構建起覆蓋城鄉,惠及全民的農村郵政服務體系。不斷優化調整區(縣)轄郵運線路,開設區間郵路(黔江—秀山)一條,農村郵路6條、市內郵路1條。一條條郵路,成為傳遞黨和政府聲音的信息路,連接城鄉、暢通經濟循環的致富路,傳遞美好、溫暖百姓的幸福路,一封封信函、一個個包裹、一抹抹綠色傳遞著美好生活,印證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使命擔當。
同時,在經濟社會發展中,黔江郵政與時俱進豐富郵政普遍服務內涵、延伸服務觸點,不斷提升普服供給質量,建立與黔江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郵政普遍服務供給機制。與區行政服務中心聯手打造“政務+郵政”模式,盤活普服網點資源,將其打造成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登記、社會保障卡申領、創業擔保貸款申請、低保申請、便民繳費等18項政務服務事項全程代辦,真正實現“郵政多跑路,群眾少跑腿”,真正將郵政普遍服務融入老百姓普遍需要的服務,切實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
“郵政普遍服務是我們企業發展的‘根’和‘魂’,是各板塊業務協同發展的根基。”中國郵政(重慶)黔江片區分公司總經理屈景勇表示,黔江郵政將堅持“政”字當先、普服為根,自覺主動為人民服務、為發展大局服務,不斷豐富和拓展普遍服務的新內涵,以高質量的郵政普遍服務供給助力地方經濟社會發展。
用好用活三級物流體系
暢通山鄉物流“微循環”
“現在拿快遞很方便,很近,走路幾分鐘就到了,以前拿快遞還需要去鎮上,開車都要15至20分鐘。”近日,在石會鎮中元村綜合便民服務站,隨著投遞員的摩托車緩緩駛入村子,村民劉志友拿到了兒子昨天從主城寄來的快遞,高效的寄送效率和服務,讓他切實感受到了郵政服務的方便快捷。
工作人員在分揀包裹
快遞入村
近年來,為全面推進城鄉服務均等化,解決快遞不進村的問題,黔江郵政以區為中心、鄉鎮為節點、村為末端,探索走出一條城鄉優勢互補、雙向賦能的發展路徑,探索形成區級寄遞物流共配中心——鄉鎮寄遞共配中心——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三級物流體系。同時,推進“郵快合作”共配,著力解決“快遞進村難、農貨出山難、派送速度慢”等難題,村民平均取件距離由10公里以上縮短到1公里,全力打通了百姓致富路、幸福路。
助力羊肚菌等土特產“出山”
“目前,黔江寄遞物流共配中心處理黔江進出口的郵件,日均近3萬件,在旺季期間和雙十一高峰期(日均)4萬余件。”中國郵政重慶黔江片區寄遞事業部市場部經理侯斌告訴記者,郵件從重慶到達黔江寄遞物流共配中心后,還開設了六條線路,將每天的進出口郵件當天送達各個鄉鎮,再由鄉鎮寄遞共配中心的投遞員投送至各村綜合便民服務站。在城區有27個段道,50余名投遞員可將當天的進口郵件及時地配送到老百姓的手中。
郵政貨車行進在蜿蜒的山路間
搭乘“三級物流體系”快車,通過阡陌縱橫、延伸至田間地頭的郵路,打通快遞進村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開了農產品外銷的“最初一公里”,不僅讓大城市的消費品“下鄉進村”,村里的土特產品也實現了“出村進城”。
“我們堅持暢通‘進城+下鄉’‘線上+線下’‘網點+站點’三個雙向渠道,建成并投產全市首個‘一進四出’網絡節點生產場地——‘渝東南(黔江)分撥中心’,以及8個鄉(鎮)寄遞物流共配中心、138個村級綜合便民服務站,將郵政服務觸角延伸到了農村每個角落,造福于民。”屈景勇表示,接下來,黔江郵政將著力用好用活三級物流體系,用郵政服務鏈接城鄉、傳遞美好,讓村民盡享郵政便利服務,真正嘗到鄉村振興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發展
步入惠農助農“快車道”
與團區委合力打造“青耘重慶百村行”直播助農品牌
“青耘重慶百村行,郵政助農進萬家,今天我們黔江郵政郵小妹直播間來到的是石會鎮中元村……”12月11日,一場郵政直播助農活動在中元村“熱乎開張”,通過線上直播的方式,銷售該村特色農產品,助力村民增收。
直播助農
“可以詳細介紹下干筍嗎?”“我這里有幾斤干菜,請你們幫忙賣一下,我們就不用去鎮上了。”一臺手機、一名主播,鏈接供需兩端,打通了農村土特產“出山”的銷售梗阻。
據了解,自2018年以來,黔江郵政始終秉承著“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立足自身稟賦優勢,以惠農合作項目為抓手,全面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聚力破解“融資難”“銷售難”“物流難”三難問題,在擴網、強聯、拓市三個方面有力地服務黔江區經濟社會發展,打造郵政惠農協同生態,全力助推鄉村振興。
與鄉鎮共同打造惠農產品展示區
特色農產品直播節活動
直播助農開銷路。借助完善的物流體系,黔江郵政全面布局“線上+線下”惠農助農網絡,開設“郵樂小店”和抖音兩個平臺直播,一批郵政工作人員轉型電商主播,每周開展3至4次直播活動,將田間地頭的土特產通過直播的方式連通各地顧客。著力打造農民獲利、消費者獲益、郵政獲客、政府獲贊的郵政惠農協同生態,助力農業農村現代化。2023年以來,累計銷售訂單量11萬余單,銷售金額160余萬元。
雙鏈工程提質效。自2021年以來,黔江郵政以“雙鏈工程”為抓手,深化人員、陣地、政策支撐,推進郵政服務融入特色產業全鏈條。目前,黔江郵政已成功打造10個中郵惠農合作社、5個中郵惠農示范企業,累計實現農產品交易額逾6000萬元,農產品寄遞業務量逾120萬件。作為“雙鏈工程”的受益者,重慶弘凡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李偉深有感觸:“不論是物流寄遞還是銷售渠道,抑或是金融支持,與郵政的合作都帶給我們極大的便利。”
“我們充分利用郵政線上線下優勢,解決農產品銷路窄的問題。建立了‘線上+線下’全域營銷矩陣,通過一系列活動,打造阿蓬記雞雜、中塘脆紅李等80余款黔江特色農特產品品牌,累計實現農產品交易額逾900 萬元,帶動農民合作社增收160萬元。”屈景勇說。
從“送得到”到“服務好”,從“業態廣”到“場景全”,從“投得到”到“行得暢”。如今,郵政服務已深入黔江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各條塊。“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發揮郵政行業優勢,積極完善郵政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強化綜合金融服務,按照‘一產業一示范’和‘一產業一方案’標準,助力鄉村振興、助力‘放管服’改革,為黔江經濟社會發展貢獻郵政力量。”屈景勇說。
(記者 蔡肖霞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