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陵山麓誕生,在阿蓬江畔成長,在跋涉與挑戰中深耕細作,在開拓與創新中逐漸崛起,歷經二十年發展,重慶市正陽工業園區(黔江高新區)從培植產業、開拓市場的艱難創業起步,到加快民族地區新型工業化,匯聚多個產業齊頭并進,再到立足區位、資源優勢,全力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打造優勢產業集群,并在2021年成功創建黔江高新區,一步步實現了跨越式創新發展,成為黔江經濟發展和“工業強城”建設的主戰場、科技創新的主陣地。
歷史的軌跡,可以看出發展的脈絡,回溯黔江高新區二十年發展歷程,脈絡清晰可見:改革開放的天時、渝鄂咽喉的地利、幸福善治的人和,匯聚起黔江高新區“從小到大”“從內到外”“從量到質”跨越發展的澎湃力量。二十年發展中,黔江高新區先后被獲批或被授予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聯動創新區首批平臺、重慶市特色工業園、重慶市新材料產業園、重慶市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園、重慶民生工業示范園、重慶市50億級農產品加工業示范園等榮譽稱號或定位。
一路走來,踏石留痕,點點滴滴的變化之中,都洋溢著無數人的精彩和感動,更離不開黔江人民的創新和實干。
黨建“聚能”
點燃發展“新引擎”
一直以來,黔江高新區推動黨建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以黨建為引領,攬全局、建隊伍、聚人心,統籌推進園區黨建與業務工作雙提升,黨建與經濟報表同進步,以高質量黨建引領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
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在產業進步的同時,不斷增強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2005年,成立正陽工業園區黨支部;2008年,成立正陽工業園區黨工委;2010年,第一個非公企業黨支部成立;2016年,園區非公企業黨委成立......黨組織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弱到強,工作實現體系化。多年來,黔江高新區緊緊圍繞“黨建引領發展、發展強化黨建”主題主線,強力落實黨統攬經濟工作的具體部署,不斷延伸黨建觸角,實現黨的工作和服務全覆蓋、無縫隙。
圍繞園區發展大局和中心工作,黨建工作凝聚力引領力得到不斷增強。創新實施了“機關帶企業”模式,切實發揮機關黨支部帶領作用,匯聚各方黨群力量共同服務企業,推動園區管委會各領域黨建強基固本、園區各項事業發展質效提升。
“下一步,我們要堅持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推動黨建工作和園區發展同步謀劃、深度融合,讓黨建成為看得見摸得著的紅色動能,為園區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科技創新、企業服務等各項事業聚能領航。”正陽工業園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鄧波說。
創新“破圈”
釋放發展“乘數效應”
近日,記者走進重慶科瑞南海制藥有限公司,見到多個車間正有條不紊、開足馬力生產,勞模創新工作室、實驗室內的技術人員正專心致志開展研發工作。
據悉,科瑞南海制藥有限公司是黔江高新區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深耕黔江10余年,企業把握大數據時代發展新機遇,集聚創新資源、研發平臺,讓智能化、數字化賦能,成功搭建起植物提取、片劑、膠囊劑、口服液、顆粒劑現代化標準生產線,技術研發尤其是青蒿素智能制造項目取得了良好成效,帶動企業跑出加“數”度。
“南海制藥一直按照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標準,將每年以銷售收入的4%投入到技術研發,10多年來,累計投入研發費用1.2億元。先后獲得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重慶市企業技術中心、中小企業技術中心等稱號,研發生產的多種產品獲得上市許可,30余項專利獲得授權。”科瑞南海制藥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羅慶林介紹,“下一步,科瑞南海將以勞模創新工作室為抓手,以創建重慶市區域重點實驗室為目標,持續推進公司科技創新工作,發揮集團‘三室’帶動作用,按照‘應用推廣一代、在研開發一代、創新儲備一代’要求,不斷豐富和完善產品結構,不斷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黔江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優化創新環境,加大創新投入、培育創新主體、聚焦創新資源,以黔江高新區為重點,加快建設渝東南科技創新中心。目前,黔江高新區現有科技型企業431家,占渝東南的31%;高新技術企業50家,占渝東南的52.5%;專業研發機構35個,科技服務機構60個,發明專利107件,高新技術產品52項。
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高新技術產業部負責人黃攀介紹,接下來,園區將圍繞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遠景目標,著力凸顯區域特色,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依托創新鏈培育產業鏈,不斷完善產學研合作體系,建立健全科技金融體系,穩步加大研發投入,加大人才引育留用,推動產學研緊密結合,讓創新的“乘數效應”充分釋放,切實為企業發展提質、增效、降耗。
產業“躍遷”
打造核心“增長極”
“十三五”以來,正陽工業園區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緊緊圍繞渝東南工業核心集聚區和產業集聚中心目標,立足“主戰場”,打造“增長極”,統籌推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企業服務等各項工作,不斷走穩走實高質量發展步伐。
突出產城融合,夯實發展平臺。堅持以園擴城、以業興城、城園互動,及時調優規劃布局,實施“整合、優化、擴容”三同步,園區公共服務設施更加完善,建成集制造業、行政、教育、衛生、金融、商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黔江新概念高新區。
建設產業體系,構建工業骨架。按照“一核三區五園”實施產業分類布局,集群發展卷煙及配套、新材料、消費品“三大百億級產業”,加快發展物流、科技服務、能源保障等生產性服務業,著力構筑現代化產業鏈,實現產業集鏈成群,集聚高質量發展勢能。經過近年來的發展,黔江高新區入住工貿企業140余家,近五年來,累計實現工業產值245.1億元。黔江煙廠易地技改加快推進;以三磊玻纖、京宏源鋁業、鋁晟新材料、黔瑞錳業、瑞耀電子等企業為代表的材料產業迅速發展,玻璃纖維、鋁加工產業鏈建設重點推進;以科瑞南海制藥、衡生藥用膠囊、蓬江食品、海通絲綢等企業為代表的消費品加工業加快發展,蠶絲綢產業鏈形成雙線并進格局,生物醫藥亮點突出......產業發展的“含金量”越發凸顯。
正陽工業園區管委會經濟運行部李娟說:“下一步,我們將聚焦國市定位我區的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發展要求,堅定實施‘工業強城’,扛牢‘經濟發展主戰場’責任擔當,聚力打造卷煙及配套、新材料、消費品三大百億級產業,著力構建渝東南工業集聚區,力爭在2027年實現工業產值400億元。”
接續實干
培植發展“厚沃土”
二十載求索耕耘、篳路藍縷,二十載櫛風沐雨、勇毅前行,二十載砥礪奮進、逐夢未來。當前,黔江正處在厚積薄發的政策釋放期、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期,迎來了“戰略指引”“政策疊加”“市場復蘇”新機遇,發展勢頭強勁、潛力巨大、空間廣闊。
展望未來,黔江高新區將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盯“全力爭創國家高新區”目標,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重慶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魯渝協作等戰略機遇,按照“一核三區五園”總體格局,高水平構建卷煙及配套、新材料、消費品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現代產業體系。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強力推進“工業強城”建設,著力建成武陵山區特色產業集聚區,打造渝東南科技創新中心,努力建設成為渝東南的產業創新高地、對外開放高地和綠色發展高地,為黔江建成渝東南區域中心城市貢獻“高新”力量。
“二十年是一座里程碑,更是一條嶄新的起跑線。”鄧波表示,站在新的起點,黔江高新區信心滿懷,將不斷出實招、強舉措,重謀劃、狠招商、抓項目、優服務、搞基建、治環境、惠民生、促發展,全力推動科技創新大提速、產業經濟大發展、產城融合大繁榮,持續譜寫黔江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記者 蔡肖霞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