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者助力產業發展。
近年來,黔江區加大鄉村治理力度,從鄉村社會發展實際出發,遵循鄉村社會發展規律,健全完善以黨的基層組織為核心,以村民自治組織為主體,以法治為準繩,以德治為基礎的鄉村治理體系。
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中,黔江區水田鄉從小處著眼、從細節入手,主動作為,靠前服務,通過“理論宣講+線上推送+現場實踐+跟蹤服務”的方式,實施“群眾需求在哪里、中心工作拓展到哪里,志愿服務就開展到哪里”做法,把志愿服務送到群眾最需要的地方,讓文明實踐與群眾需求無縫對接,以志愿力量推動全鄉向上向善蔚然成風,賦能鄉村治理和鄉村振興。
在石會鎮中元村,依托中元村新時代文明實踐點,傳播黨的聲音、培育文明新風,提升人民群眾的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法治觀念和社會文明程度。培育樹立鄉賢楷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群眾經常性開展人居環境整治、矛盾糾紛調解、疫情防控、森林防火等志愿服務活動。
以上是黔江區健全鄉村治理的一個縮影。未來,黔江區將進一步健全鄉村基層組織建設體系。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充實鄉鎮黨務工作力量,選好配強黨支部書記。全面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擔任村委會主任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強化村級后備干部培養,解決部分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治理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和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加強農村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健全農村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終端,開展常態化教育培訓,持續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推進鄉村基層組織治理方式創新。把鄉村治理和服務群眾有機結合起來,深化“村企聯建”“合村共建”“支部+協會”“產業黨支部”等黨建模式,探索聯系服務農民新方式,努力實現鄉村善治目標。
健全村民自治管理體系。完善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健全完善村級議事會、村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等村民自治組織體系,健全村級議事協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的多層次基層協商格局。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加大村務公開工作力度。規范出臺村規民約,持續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意識和水平。
創新村民自治服務體系。不斷拓展村級陣地服務功能,不斷發揮政策宣傳、村務咨詢、社會保障、糾紛調解等作用,探索并不斷完善在便民服務中心開展代辦式、上門式、訂單式等服務,延伸為民服務觸角。強化社會組織作用發揮。加大社會組織培育和管理體制改革力度,激活社會組織活力,發揮社會組織的群眾動員優勢和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矛盾糾紛化解、公共服務等方面的獨特作用。
(記者 徐朝政 文/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