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黔江區狠抓石漠化綜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復與建設工作,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黔江區石漠化綜合治理林草植被恢復與建設的治理模式,2011至2016年,共治理阿蓬江水系9條小流域216.93平方公里巖溶石漠化面積,不僅綠了青山,也富了鄉民。
2011年,黔江區被列為新增巖溶地區石漠化綜合治理重點縣。按石漠化程度劃分,全區極重度石漠化面積0.951平方公里,重度石漠化面積13平方公里,中度石漠化面積210.8平方公里,輕度石漠化面積101.6平方公里。石漠化綜合治理區涉及阿蓬江水系9條小流域、6個鄉鎮,工程區沿阿蓬江呈南北走向,在阿蓬江河谷地帶主要為潛在石漠化和非石漠化土地,特別是海拔600米以下陡坡耕種頻繁,石漠化有加深發展趨勢。
為科學治理石漠化,根據地理條件,采取了脆弱生態治理模式、生態農業發展治理模式。脆弱生態治理模式是在阿蓬江兩側山體中度和輕度石漠化地區,采取封山育林和人工造防護林治理措施,著力提高項目區林草植被覆蓋度。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是充分利用阿蓬江河谷地帶原有產業基礎,以蠶桑產業、脆紅李等經果林為重點,以輕度和潛在石漠化土地為對象,形成規模化的蠶桑產業帶及特優經濟林帶。
黔江區通過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發展特色效益林業,推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民因土地少而單純種糧效益低下的狀況,增加農民收入渠道。通過實施林草植被保護和建設,新增林草植被面積1658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0.6個百分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