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通訊員 呂德清)今年來,區林業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采取六大措施助力鄉村振興和美麗黔江建設。
??? 實施生態修復,提升國土綠化美化。全年營造林19.4萬畝,其中:新一輪退耕還林7萬畝、疏林地及未成林地培育1.7萬畝、宜林荒山荒地造林2.9萬畝、農村四旁植樹0.2萬畝、農田林網及特色經濟林改造5.6萬畝、森林撫育1.5萬畝、特定灌木林培育0.5萬畝;啟動長江防護林三期工程,抓好木材戰略儲備林建設、石漠化治理和濕地保護與恢復;建好珍貴苗木示范基地;抓好“重慶黔江荒漠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黔江蠶桑院士工作站”“重慶武陵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二期”建設,搞好生態監測與產業提檔升級服務。
??? 實施森林管理,保護綠水青山。強化林地管理、堅決遏制林地非法逆轉,林木管理實行限額采伐,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各種違法犯罪行為;抓好森林火災預警遠距離視頻監控等基礎設施建設,及時開展隱患排查整治,力爭全年無森林火災;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預測預報,有效控制松材線蟲病疫情;全面實施天然林保護,發揮850名天保及生態護林員作用,保護全區230余萬畝森林,森林覆蓋率達到63.8%,活立木蓄積1200多萬立方米,實現森林面積、蓄積雙增長。
??? 實施生態富民,助力鄉村振興。鞏固優質蠶繭基地,新栽蠶桑1.08萬畝,改造低產桑園1萬畝,繼續抓好“六化五配套”栽桑養蠶技術培訓,培訓入戶率達到95%以上,提高單產、增加蠶農效益,全年產繭5萬擔,實現售繭收入9300多萬元,做好桑枝燃料、桑枝菌棒、蠶沙制肥等綜合開發利用工作;發展核桃、脆紅李等特色經濟林木;林業產值達到38億元,同比增長28.8%,助力鄉村振興。
??? 深化林業改革,激活振興動力。深化集體林權體制改革,激活發展動力,規范林權流轉和抵押,穩定承包權、落實處置權、放活經營權、保障收益權,推進資源變資產、資產變資本、資本變效益的三個轉變;探索集體林場建設和管理,形成良好發展機制;深化國有林場改革,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探索政府購買服務,實行公益事業一類管理,保護國有森林資源。
??? 抓好公園管理,助力鄉村旅游。抓好黔江國家森林公園、阿蓬江國家濕地公園、仰頭山市級森林公園建設管理,開展“十佳森林美景”“十佳森林山珍”評選活動,發展10戶“森林人家”,營造森林生態康養氛圍,助力鄉村生態旅游。
??? 弘揚生態文化,提升文明素質。以森林公園、濕地公園為載體,抓好濕地宣教中心、濕地文化館、生態文明村、生態科普教育基地建設,強化名木古樹及古樹群落保護,提升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意識,促進鄉風文明。

